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血竭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血竭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血竭有治疗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的作......
功效与作用
血竭的功效: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血竭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血竭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血竭有治疗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的作用,凡无瘀血者慎服血竭;临床应用血竭内服尚不能认为完全无虞,必要时需先作过敏试验,免致不良后果。
药名:血竭
功效分类:外用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棕榈科。
别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
功效: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药内敷贴。
来源: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采收储藏: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炮制方法: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除去杂质,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雷公炮炙论》:骐驎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麒麟竭:又名血竭花,为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海南、台湾等地也有种植。品质优良,为血竭正品。
原庄血竭:为纯用印尼等国进口血竭原料(不加辅料)制成者。表面呈铁黑色。
加工血竭:为用血竭原料掺入辅料原白树脂加工炼制而成者。表面呈暗红色。
牌号血竭:将血竭按质量优劣分。
血竭的作用:
1、血竭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2、血竭治下疳:血竭、儿茶、乳香(去油)、龙骨(研细末)、没药(去油)各三分.研细掺之.(《疡医大全》)
3、血竭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
4、血竭治一切金疮及肿毒溃烂不生肌肉:血竭、净发灰、乳香、没药、轻粉、象牙末各等分;冰片少许。共为末,掺之.(《本草汇言》引《广利方》)
5、血竭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
6、血竭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麒麟竭一两,硫黄一两(细研)。捣罗为散,研令匀,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7、血竭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8、血竭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医林集要》)
9、血竭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血竭散)
10、血竭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为妙。(《杨氏家藏方》血竭散)
11、血竭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圣济总录》血竭散)
12、血竭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血竭配乳香,活血生肌,又敛疮,伸筋,故可用于恶疮痈疽,久不收口,金疮出血,创口不合等症。
血竭配没药,其活血破瘀之力增强,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血竭用药禁忌:
凡无瘀血者慎服血竭;临床应用血竭内服尚不能认为完全无虞,必要时需先作过敏试验,免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