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刘寄奴有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的功效,刘寄奴有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的作用,刘寄奴的用药禁忌是气血虚弱,脾虚作泄......
功效与作用
刘寄奴的功效: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刘寄奴有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的功效,刘寄奴有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的作用,刘寄奴的用药禁忌是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刘寄奴。
药名:刘寄奴。
功效分类:活血药;通经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金寄奴、乌藤菜、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六月雪、九里光、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归心经;肝经;脾经。
功效: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
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 g;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感想末掺。
药材基源: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
炮制方法:
1、拣净杂质,去根,用水洗净,稍浸,切段,晒干。
2、《雷公炮炙论》:(刘寄奴)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已至申出,暴干用之。
刘寄奴的作用:
刘寄奴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刘寄奴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1、刘寄奴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2、刘寄奴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3、刘寄奴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4、刘寄奴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5、刘寄奴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6、刘寄奴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7、刘寄奴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
8、刘寄奴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9、刘寄奴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
10、刘寄奴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刘寄奴汤
组成:刘寄奴75克 赤芍药(锉,炒)60克 白茯苓(去黑皮)30克 芎藭 当归(切,焙)各45克 艾叶(炒)120克
用法:上六味,粗捣筛。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每日二次。
主治:妇人经血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紫葳散
组成:紫葳(凌霄花)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大麦糵(炒)1分,大黄(锉,炒)1分,没药1分,桂(去粗皮)1分,芎䓖1分。
主治:室女月水不通。
功效:通经止痛。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温酒调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刘寄奴散
组成:刘寄奴15克 甘草3克 地龙(炒)7.5克
用法:上药哎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时时与服。
主治:小儿夜啼不止。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一。
刘寄奴用药禁忌:
1、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刘寄奴。
2、刘寄奴不可过多,令人吐利。《卫生易简方》
3、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刘寄奴。《本草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