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专题介绍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白术;健脾和胃宜用炒白术;健脾止泻宜炒焦白术。......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白术;健脾和胃宜用炒白术;健脾止泻宜炒焦白术。
  1、白术治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10——15克。(《简便单方》)
  2、白术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干地黄半斤(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3、白术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术(酒浸,九蒸九晒)500克,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500克,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10——15克。(《纲目拾遗》)
  4、白术治脾虚胀满:白术100克,橘皮200克。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5、白术治梅尼埃病:白术12克,泽泻9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6、白术治白细胞减少症:白术30克,水煎服。
  7、白术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50克,白术100克。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8、白术治服食滋补,止久泄痢:上好白术500克,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千金良方》白术膏)
  9、白术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5克,甘草(炒)3克,姜、枣,水煎。(《妇人良方》乞力伽散)
  10、白术治三日疟:九制於术500克,广皮400克。熬膏,用饴糖200克收。(《古今良方》)
  11、白术治脾虚泄泻:白术50克,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术丸)
  12、白术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三丸,三五岁儿五、七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13、白术治儿童流涎:生白术捣碎,加水和食糖,放锅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15克。(《江苏中医》
  14、白术手术后便秘:生白术60克,生地30克,升麻3克。水煎服。本法对妇科、外科手术后便秘者有效。
  15、白术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100克。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16、白术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100克,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50克(炙),生姜75克(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17、白术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100克,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50克(炙)。上三味,锉,每15克,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近效方》术附汤)
  18、白术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19、白术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术酒)
  20、白术治忽头眩晕,经久不差,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搀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饮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21、白术治盗汗:白术200克,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丹溪心法》)
  22、白术治老小虚汗:白术25克,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5克。(《全幼心鉴》)
  23、白术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24、白术治四日两头疟,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复发,连绵不巳者:於术50克,老姜50克。水煎,发日五更温服,重者二服。(《纲目拾遗》)
  25、白术治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夏子益治奇疾方》)

白术的作用与功效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1、白术用于脾虚水停,而为水湿、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白术既可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故用之甚宜。治痰饮,常配伍茯苓、桂枝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以温脾化饮;治水肿常与茯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或者四苓散等,以健脾利湿。
  2、白术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症。白术有补气健脾之效。治疗脾气虚弱,食少神疲,常配伍人参或者党参、茯苓、甘草等同用,以益气健脾;治疗脾胃虚寒,腹满泄泻,常配伍人参或者党参、干姜等同用,以温中健脾;治疗脾虚而有积滞,脘腹痞满,常配伍枳实同用,以消补兼施。
  3、白术用于脾虚气弱,胎动不安。白术有补气健脾,安胎之功,常配伍砂仁同用。
  4、白术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汗多。白术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可单用或者散服,或配伍黄芪,浮小麦等同用。

参苓白术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参苓白术丸
  规格:每100粒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白术价格
  2013.11.11最新价格范围:19.00-23.00 元/公斤
  贮藏条件: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白术祛斑
  白术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用白术粉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佳。
  白术嫩肤粉
  功效:滋润肌肤,这比任何化学合成的化装品都有效且无副作用,不刺激肌肤,尤其是在晚上。
  用法:每晚洗面后取白术粉搽于手、面部,次日清晨洗去。
  
  白术美白面膜
  用法:将白芍粉,白术粉,白茯苓粉各小许,用食醋小许,清水适量浸20至30分钟,然后涂上脸面,待水份吸收后洗去。
  食法:可直接用白开水送服中药粉。内调外用,效果更好。
  
  白术祛雀斑面膜
  材料:白术粉10克,水、酿造白醋适量。
  用法:将白术粉用水、适量白醋调匀,均匀涂抹脸上,15——30分钟洗去即可。
  功效:可治雀斑和黑斑。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黄柏2分,干姜3分,天麻5分,苍术5分,白茯芩5分,黄耆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术1钱,炒曲1钱,半夏(汤洗7次)1钱5分,大麦糵面1钱5分,橘皮1钱5分。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带热服。
  功效: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痰厥头痛,咳痰稠粘,头眩烦闷,恶心吐逆,身重肢冷,不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现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见有上述症状者。
  禁忌:阴虚肝阳上亢引起眩晕头痛者忌用。

白术是什么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白术别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等。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白术、焦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白术禁忌人群: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服;内有实邪壅滞者禁服。
  白术食疗作用: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芳香质柔,可升可降,守而不走,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功效.
  白术主治脾气虚弱,食少腹胀,大便溏泻;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湿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术酒1:胎动不安
  配方:白术60克。
  制法:将上药为细末,每用6克,黄酒50毫升,同煎数沸,候温顿服。
  主治: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
  用法:每日早、午、晚各1次。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白术酒2:乌须黑发
  配方:白术二十五斤。
  制法:上一味,口父咀,以东流水两石五斗不津器中渍之,二十日去滓,内汁大分中,夜候流星过时,抄已姓名置盆中,如是五夜,汁当变如血,取以渍曲,如家酝法。
  用法:酒熟取清,任性服之。
  主治:除万病,令白发反黑,齿落更生,面有光泽,久服长年。
  来源:《千金翼方》
  
  白术醋
  材料:白术、米醋各适量。
  做法:将白术洗净、晾干、切片放入容器中,倒入米醋泡7日,7日后即可用之。
  用法: 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1次。
  功效:白术醋具有祛除面部黑斑的功效。长期服有美容的作用。
  
  白术膏
  组成:白术500克、陈皮120克
  用法:煎膏。每次服15——20毫升,开水冲服。
  主治:脾胃不和,饮食无味,大便泄泻。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白术膏
  组成:白术半两,白茯苓1分,人参(去芦)1分,滑石1分,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
  主治:小儿暑月中热,或伤暑伏热,头目昏痛,霍乱吐泻,腹满气痞,烦躁作渴,小便不利;并治小儿脾胃不和,腹胀气痞,不美乳食。
  用法:每用1皂子大,米饮化下,不拘时候。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白术通便茶
  原料:白术5g、生地3g、升麻3g、花茶3g。
  用法:用白术、生地、升麻的煎煮液3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
  功能:健脾止泻。
  用途:便秘。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术五味子汤
  处方:白术(炮)半两,五味子半两,丁香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款冬花半两,细辛(去土)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效主治:小儿咳嗽,气逆上喘。
  来源:《普济方》引作“白术五味汤”。
  
  白术老姜茶
  材料:白术5g、老姜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白术、老姜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
  功效:温胃止疟。
  主治:四日两头疟。
  来源:《纲目拾遗》。
  
  白术猪肚汤
  材料:鲜猪肚半个,白术30克,槟榔6克,生姜4片
  做法:将猪肚切去肥油,洗干净,放入开水中去除腥味,刮去白膜;同时用清水洗净白术、槟榔、生姜,然后将全部汤料同放入汤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文火煮2小时后,调味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白术防风汤
  处方:白术(四钱) 防风(八钱) 黄蓍(四钱)
  功能主治: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用法用量: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党参白术汤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黄芪、肉桂。
  用法:水煎服或炼蜜为丸。
  功效:益气补血。
  主治:疮疡气血虚弱,溃疡脓液清稀,经久难愈者。
  
  黄芩白术汤
  组成: 黄芩5钱,白术5钱,苏叶2钱5分。
  主治: 妊娠中湿,或因早行感雾露之气,或冒雨,或久居下湿之地,或汗出取冷水浴之,其证发热,骨节烦痛,身体重著,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服。
  出处: 《万氏女科》卷二。
  
  白术芍药粥
  材料:白术15克,芍药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白术与芍药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沸15--20分钟,滤取汁液,放入粳米,用文火熬煮成稠粥即可。随量服用。
  功效:调和肝脾。适宜于肝脾不和型慢性腹泻者服用。
  
  豆蔻白术丸
  药物组成:白术2两,附子1两,肉豆蔻1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方剂主治:洞泄,形瘦腹大(月真)胀,食毕即下者。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四。
  
  白术汤1
  处方:白术(二钱) 厚朴(姜制.二钱) 防风(去芦.二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橘红(一钱) 白藓皮(一钱) 五加皮(一钱)
  功能与主治:治脾经受病,多汁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动,不能饮食,口角两边黄者可治;其状但踞而腹满,通身黄白色,口吐醎水,风中于脾也,急灸脾腧百壮,目下及手足青者不可治。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白术汤2
  药物组成:白术(锉,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方剂主治:产后霍乱吐利,不思食。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白术汤3
  异名:白术散(《医学六要》卷二)。
  组成:白术 人参 草果仁 干姜(炮) 厚朴(姜制,炒) 肉豆蔻(面裹,煨) 橘皮(去白) 木香(不见火) 麦蘖(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脾劳虚寒,呕吐不食,腹痛泄泻,胸满喜噫,多卧少起,情思不乐,肠鸣体倦。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白术汤4
  组成:白术1两,人参1两,荜澄茄1两,诃黎勒(爆,去核)2两,丁香3分,草豆蔻(去皮)3分,黄耆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茯苓3分,麦糵(微炒)3分,沉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木香3分,枳实(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方剂主治:脾痹,心腹胀满,不欲饮食,食则气滞体重,四肢无力。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九。
  
  白术汤5
  组成:人参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1两,甘草1两,黄耆1两,干葛2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水煎服。不同阴阳,并宜服之。
  主治:小儿泄泻,胃热烦渴。
  来源:《玉机微义》卷六引《易简》。
  
  白术汤6
  组成:白术、黄芩、当归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3钱,水煎,食前服。
  主治:孕妇痢呕吐血,孕妇下痢,脉虚数者。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白术汤7
  组成:白术2两,五味子1两,茯苓1两,甘草1分,半夏4个(洗去滑,切作16片)。
  用法:上为散,分作16服。水1盏半,加生姜5片,半夏1片,煎7分,空腹服。
  主治:五脏伤湿,咳嗽痰涎,憎寒发热,上气喘急。
  来源:《三因》卷十二。
  
  白术丸
  组成:白术1两,赤茯苓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紫菀3分(洗去根土),诃黎勒皮1两,前胡1两(去芦头),桔梗3分(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槟榔半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炒令微黄)。
  用法:上为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以枳壳汤送下。
  主治:肾脏虚损,心膈痰癖,壅滞多唾,腹胁妨闷。
  来源:《圣惠》卷七。
  
  白术丸
  组成:白术500克(土炒,研末) 生地250克(饭上蒸熟)
  用法:上药捣和,干则少入酒为丸。每服15丸,米饮下,日三次。
  主治:痔漏,脱肛下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白术丸
  组成:白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半,熟干地黄(焙)3两,桂(去粗皮)1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加至30丸。
  主治:风虚,脚弱无力,肌瘦不能食。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
  
  白术麻黄散
  药物组成:白术(炮)1分,干葛1分,麻黄(去节)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荆芥汤送下。服后忌冲风,须有汗如水出,再进1-2服。
  方剂主治:小儿慢惊将发。
  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九引《石壁经》。

展开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中药药用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