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升麻有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升阳,3-6g,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阴虚阳浮......

功效与作用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升麻有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升阳,3-6g,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之证忌服升麻。
  
  1、升麻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纲目》
  2、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本经》
  3、升麻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药性论》
  4、升麻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滇南本草》
  5、升麻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别录》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升麻有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的功效,升麻主治外感表证,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

食用方法

升麻的食用方法
  升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升阳,3-6g,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
  升麻用药禁忌: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之证忌服升麻;升麻服用过量可产生头晕、震颤、四肢拘挛等证。
  
  人参升麻粥
  功效:补气摄血,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月经过多,过期不止,色淡质稀清如水,面色白,气短懒言,心悸,肢软无力等症。
  配方:人参6克,升麻3克,粳米30克。
  制法:将前二味煎取汁与粳米同煮为粥。
  
  升麻散药方1
  功效:主治上膈热壅,口舌生疮。
  组成:升麻45克、赤芍药、人参、桔梗、葛根、薄荷、防风各3克、甘草1.5克、姜1片
  用法:水煎,食后服。
  来源:《赤水玄珠》卷三
  
  升麻散药方2
  药方组成:川升麻45克,细辛15克,藁本15克,防风(去芦头)15克,川芎15克,甘草(炙微赤,锉)15克。
  用法:上为末。每用少许敷齿龈上。即愈。
  功效:除臭健齿;主治口臭及龋齿。
  
  升麻散药方3
  方剂主治:妇人乳,初觉肿妨疼痛,及欲成痈结。
  药物组成:川升麻1两,玄参1两半,桑根白皮3两(锉),赤芍药1两,白芷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马蹄3分(烧灰),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朴消2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以利为度。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一。
  
  升麻散药方4
  功效:主治时气表里不解,热毒在脏,致发斑疮。
  组成:川升麻1两,犀角屑1两,玄参1两,秦艽(去苗)1两,子芩1两,柴胡(去苗)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来源:《圣惠》卷十五。
  
  升麻散药方5
  功用:祛风止痛。
  主治:牙疼。
  组成:升麻、荆芥穗、川芎、细辛(去苗、叶、土)、防风各15克、露蜂房3克、川椒(去目,微炒)
  用法:上为粗末。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煎两三沸,去滓,温漱冷吐。
  来源:《御药院方》卷九。
  
  升麻散药方6
  功效:主治发背,初欲发肿。
  组成:升麻(锉)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山栀子(去皮)100枚。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取快利便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升麻散药方7
  功效:主治牙齿宣露,龈肉腐烂。
  组成:升麻1两半,防风(去叉)3分,藁本(去苗土)半两,白芷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地骨皮1分,木香1分,甘松(去土)1分,丁香1分,露蜂房(微炙)3分,沉香1分,柳枝心(切,炒)1面。
  用法:上为散。以1钱匕,贴患处齿龈上,咽津。以愈为度。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升麻散药方8
  功效:主治口臭及(匿虫)齿。
  组成:川升麻1两半,细辛半两,藁本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芎 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末。每用少许敷齿龈上。即愈。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升麻散药方9
  功效:主治风虫牙痛,齿根动摇。
  组成:升麻、细辛(去叶、土)、荜茇、胡椒、川芎、川椒、甘松(洗去土)、香白芷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每用少许掺患处,良久漱去。若痛甚,用沸汤调药6克,乘热盥漱,涎出立愈。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升麻散药方10
  功效:主治脾实热,喉中肿痛,热塞不通。
  组成:川升麻1两,射干1两,羚羊角屑半两,木通半两(锉),赤芍药半两,络石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炙),川芒消1两,黄芩3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地黄1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来源:《圣惠》卷五。
  
  升麻散药方11
  功效;主治蛊毒。
  组成:升麻5两,桔梗5两,栝楼5两
  用法:上为散。以熟汤洗所患人阴中,再以浓汁服方寸匕,1日2次。渐加至2匕。
  来源:《外台》卷二十八引《广济方》。
  
  升麻散药方12
  功效:主治坏伤寒,经数日未解,潮热时时,烦躁面赤。
  组成:栀子仁3分,川升麻3分,黄芩1两,石膏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加生地黄汁,更煎1-2沸,不拘时候,分为2服。
  来源:《圣惠》卷十三。
  
  升麻散药方13
  功效:主治伤寒,身体疼痛,头面如火,心胸烦躁,背膊壅闷,不思饮食。
  组成:川升麻22克、葛根30克(锉)、前胡30克(去芦头)、马牙消30克、子芩15克、知母15克、赤芍药15克、犀角屑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玄参15克、麦门冬30克(去心)、大腹皮30克(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
  
  升麻玄参汤
  功效:主治蕴毒发斑咽痛。
  组成:升麻2钱,玄参3钱,甘草1钱,石膏。
  用法:水煎服。
  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升麻葛根汤
  功效:解肌透疹,方中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芍药和营泄热;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诸药。四味合用,共奏辛凉疏表,解肌透疹之功。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组成:升麻(30克) 芍药(30克) 炙甘草(30克) 葛根(45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克 ,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升麻茶
  功效:发表升阳,解毒透疹;抗菌;主治寒热头痛;口疱;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之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
  原料:升麻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升麻酒
  功效:益气止血。用于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口疮,喉痛,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等症。主治产后恶血不止气虚,不能摄血,故血下不止。
  处方:升麻100g、清酒1000ml
  制法:
  1、把升麻与清酒一同放入锅内,大火煮沸,文火煎至一半;
  2、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用法与用量:每次30——50ml,每日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服后当吐下恶物,勿怪。
  
  漏芦升麻汤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壅盛。
  组成:漏芦10克,大青叶10克,升麻8克,黄芩5克,生甘草5克,玄参5克,牛蒡子5克(炒),苦桔梗5克,连翘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来源:《景岳全书》。
  
  千金升麻散
  方剂主治:热毒喉痛、咽塞。
  药物组成:升麻3钱,射干3钱,姜3钱,橘皮1钱(有方加大黄)。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处方来源:《诚书》卷六。
  
  升麻清肺茶
  功效:清肺祛脓;用于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间皆痛。
  材料:升麻5g、桔梗3g、薏苡仁3g、黄芩3g、牡丹皮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升麻、桔梗、薏苡仁、黄芩、牡丹皮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术升麻汤
  功效:主治破伤风,破伤风大汗不止,筋脉搐搦。
  处方:白术2钱,黄耆2钱,干葛5分,升麻1钱,黄芩1钱,甘草5分。
  用法:水煎,食远服。
  
  升麻饮子
  功效:主治小儿发丹,赤如胭脂,或稍带白色,肿而壮热者。
  组成: 升麻1分,黄芩1分,栀子仁1分,通草1分,犀角半两,大黄半两,朴消5分(汤成下)。
  用法用量: 以水6大合,煎取2大合,去滓,下朴消3岁以下,1日连夜服尽。
  制备方法: 上切。
  来源: 《医方类聚》卷二四九引《保童秘要》
  
  升麻汤1
  方剂主治:小儿发黄。
  药物组成:升麻1两,黄芩(去黑心)1两,山茵陈1两,柴胡(去苗)1两,瓜蒂1两,知母(焙)1两,蓝叶1两,山栀子仁1两1分,大黄(锉,炒)1两半,石膏(捣碎)1两半,甘草(炙)半两,芍药半两,羚羊角(镑)3分。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早晨、午后、近夜各1服。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升麻汤2
  方剂主治:产后恶物不尽,或经1月、半岁、1岁者。
  药物组成:升麻3两。
  用法用量:以清酒5升,煮取2升,去滓,分2次服。当吐下恶物,勿怪,良。
  处方来源:《千金》卷三。
  
  升麻汤3
  方剂主治: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仍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
  药物组成:升麻半两,白薇半两,麻黄半两,葳蕤半两,柴胡半两,甘草半两,黄芩1两,朴消6铢,大黄6铢,钩藤6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1升,儿生30日至60日,1服2合;60日至100日,1服2合半;100日至200日,1服3合。
  处方来源:《千金》卷五。
  
  升麻汤4
  方剂主治:脚气退而客热未定,干渴不止,胸膈尚闷,脚疼。
  药物组成:升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青竹茹1两,木香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半,桑根白皮(锉)2两,石膏3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升麻丸1
  方剂主治:久消渴不止。
  药物组成:升麻5两,黄芩(去黑心)5两,麦门冬(去心,焙)5两,生干地黄(焙)3两,栝楼根7两,苦参8两,人参3两,黄连(去须)5两,黄柏(去粗皮,锉)5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生牛乳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粟米饮送下,不拘时服。渐加至50丸。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升麻丸2
  功效:主治肝脏壅热,烦躁恍惚,头目不利。
  组成:川升麻30克 羚羊角屑30克 茯神30克 柴胡30克(去苗) 栀子仁30克 黄连15克(去须) 麦门冬30克(去心,焙) 牛黄7,5克(细研如粉) 龙脑3克(细研如粉)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
  用法:上药为细末,入牛黄等同研和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15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
  
  升麻丸3
  方剂主治:小儿脑热,鼻干无涕。
  药物组成:升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青羊脑髓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1-2岁每服3丸,温熟水研化下,食后、午时、临卧各1次。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
  
  黄连升麻散
  功效:主治口热生疮。
  组成:升麻45克 黄连23克
  用法:上为末,绵裹,含咽汁。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