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图片-中草药图片

地黄的图片:地黄包括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干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地黄的图片

地黄的图片:地黄包括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干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栽培,赤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个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形;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沙藏或窖藏备用,称鲜地黄;将块根缓缓烘焙至八成干,捏成圆球形,继续焙至不能再变形,取出即为“生地黄”,将生地黄照蒸法或酒炖法,蒸或炖至内外全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展开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中药药用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