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薄荷-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薄荷】薄荷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薄荷的功效与作用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薄荷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薄荷粥,薄荷汤,薄荷饭,薄荷煎蛋,薄荷豆腐,薄荷散,薄荷甘草茶......

功效与作用

【薄荷】薄荷的功效与作用
  薄荷的功效与作用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薄荷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薄荷粥,薄荷汤,薄荷饭,薄荷煎蛋,薄荷豆腐,薄荷散,薄荷甘草茶,金银花薄荷茶,薄荷冰糖茶,桑菊薄荷茶,柠檬薄荷水。
  
  1、薄荷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本草述》
  2、薄荷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 (《永类钤方》)
  3、薄荷主贼风,发汗。 (治)恶气腹胀满。 霍乱。 宿食不消,下气。《唐本草》
  4、薄荷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 (《普济方》)
  5、薄荷治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本草衍义》
  6、薄荷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 (《闽东本草》)
  7、薄荷,辛多于苦而无毒。 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 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 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辟恶。 辛香通窍,故治腹胀满、霍乱。《本草经疏》
  8、薄荷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 (孟诜《必效方》)
  9、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入肺与包络二经,又能入肝、胆。下气冷胀满,解风邪郁结,善引药入营卫,又能退热,但散邪而耗气,与柴胡同有解纷之妙。然世人只知用柴胡,不知薄荷者,以其入糕饼之中,轻其非药中所需也。《本草新编》
  10、薄荷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 主辟邪毒,除劳弊。《千金·食治》
  11、薄荷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 (《明目经验方》)
  12、薄荷治中风失音,吐痰。 除贼风。 疗心腹胀。 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日华子本草》
  13、薄荷能引诸药入营卫。 疗阴阳毒、伤寒头痛。《食性本草》
  14、薄荷利咽喉、口齿诸病。 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纲目》
  15、薄荷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 白沙糖和之亦可。 (《简便单方》)
  16、薄荷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本草图经》
  17、薄荷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 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 (《本事方》)
  18、薄荷消目翳。《本草再新》
  19、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 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纲目》
  20、薄荷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 (《医说》)
  21、薄荷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医林纂要》
  22、薄荷杵汁服,去心脏风热。《食疗本草》
  23、薄荷治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不计远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 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 (《圣惠方》薄荷丸)
  24、薄荷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药性论》
  25、薄荷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 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滇南本草》
  
  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薄荷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食用方法

【薄荷】薄荷的食用方法
  薄荷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1、薄荷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2、薄荷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3、薄荷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4、薄荷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5、薄荷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 ,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薄荷食用宜忌:
  1、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薄荷。
  2、薄荷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本经逢原》
  3、薄荷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本草从新》
  4、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药性论》
  5、动消渴病。《千金·食治》
  
  薄荷粥1
  材料:稻米50克,薄荷30克,金银花20克
  做法:取银花、薄荷,加水适量先煎煮10-15分钟,去除药渣,再加入大米,煮至米烂即可。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薄荷粥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薄荷气味芳香宜人,不少清新口气的产品都取材薄荷。薄荷的药用价值很高,除了可治疗风热感冒外,还有极好的疏肝解郁功效。
  
  薄荷粥2
  材料:大米50克,薄荷30克,银花20克。
  做法:
  1、将银花加水煎煮I0一15分钟,去除药渣。
  2、加人梗米,煮至米烂时加入薄荷,煮3分钟即可。
  用法:分2次服,认在热服用。
  
  薄荷粥3
  材料:薄荷5克,粳米50克。
  制作:先煮粳米粥,临熟,入薄荷,再煮几沸,发香气即成。 取薄荷15克,煎汤俟冷。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薄荷是一种唇
  用法:空腹服食。
  
  薄荷汤
  功效:消风化痰。主治风热上壅,头昏目眩,鼻塞咽干,心胸烦闷,精神不爽。
  组成:荆芥穗 盐(炒)各1.5千克 鸡苏叶3.75千克 瓜蒌根330克 缩砂仁90克 甘草(锉,炒)2千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3克,沸汤点,食后服。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薄荷汤
  功效:主治伤寒邪入阳明。
  组成:薄荷1两,葛根半两,炙甘草半两,防风半两,人参7钱半。
  制法:上为末。
  用法:水煎服。
  来源:《此事难知》。
  
  薄荷饭
  功效:辛凉解表 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材料:鲜薄荷50克 大米300克
  制法:鲜薄荷水煎取汁;大米淘洗干净,置盆中加适量水,上笼蒸火饭待热时,喷洒薄荷水煎液,再蒸5分钟即可。
  用法:随意食之。
  
  薄荷煎蛋
  材料:鸡蛋3个、薄荷叶若干。
  做法:
  1、摘下的薄荷叶用清水稍微洗一下,沥干。虽然种在家里的阳台,灰尘还是有的;
  2、鸡蛋打散,用植物油、盐,和一点点生抽,调味搅匀;
  3、热锅,放油,趁油温不是太热的时候倒入蛋液,紧接着就在蛋液的上面放上薄荷叶;
  4、小火慢慢煎蛋,用锅铲轻轻挑起蛋的一边,翻过去成蛋角状,两面煎至金黄即可
  
  薄荷豆腐
  材料:豆腐2块、鲜薄荷叶50克、鲜葱3条加2碗水煎,待煎至水减半时即乘热食用。
  功效:可治伤风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病症。
  
  薄荷散
  功效:主治风热攻目,昏涩疼痛,旋眩,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组成:薄荷叶1两,恶实(微炒)1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生姜温水调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
  
  薄荷散
  功效:主治心肺壅热,头目不清,咽喉不利,精神昏浊,小儿膈热。
  组成:真薄2两,桔梗3两,防风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4钱,灯心煎汤下。
  来源: 《扁鹊心书·神方》。
  
  薄荷甘草茶
  功效:有发汗解表,疏风散热之功能。主治①风热感冒,头痛咽疼,发热无汗。②发作性头风头痛,如神经性头痛。
  材料:薄荷叶9——12克,甘草3——5克, 绿茶5克,太子参10克,开水500毫升。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10多分钟,滤去渣滓,加白糖适量,调匀饮服。于1日内饮尽。
  宜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用。
  来源:《食物中药与便方》
  
  金银花薄荷茶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疏利咽喉、消暑除烦、清醒头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后,作为消除疲劳的提神剂,以及平心静气。实为平时工作上班压力大的都市白领饮用。
  材料:金银花、枸杞、薄荷叶、菊花。
  做法:
  1、将金银花,枸杞,菊花放入飘逸杯里,倒入少许开水,冲泡一下,倒出水,以洗去花草上面的浮土,薄荷叶凉水冲洗干净即可。
  2、将所有料放入壶内,冲入开水,浸泡3分钟后,即可饮用。
  
  薄荷冰糖茶
  功效:利咽,爽口,开心。
  材料:余甘子5g、胖大海2枚、罗汉果5g、银耳2g、薄荷5g、冰糖20g。
  用法: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桑菊薄荷茶
  功效:疏散风热,清热生津,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目赤,咽痛,发热,口渴,或微有恶寒。
  组成:桑叶10克,竹叶15——30克,菊花、白茅根10克,薄荷6克。
  制法:将上五味药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1日内饮尽。
  宜忌:风寒感冒头痛、恶寒重、无汗者不宜饮用。
  按语:本方以清凉发散,清热而不凉遏,生津而不滋腻为其特点。方中桑叶、菊花相配,既能疏散风热表邪,清利头目,又能清泄肺胃之热邪,使肺司清肃之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薄荷性味辛凉,也是发汗解表、疏散风热的良药,能增强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之力。竹叶性味甘寒,功能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引热下行;芦根甘寒养阴,润燥利咽,清热生津,可除肺胃之郁热。全方五药虽然平淡,但用之得当,取效甚好,且饮用清香微苦,比较爽口。
  来源:《实用食疗方精选》
  
  柠檬薄荷水
  功效:健脾开胃 润肠通便
  材料:柠檬1只;薄荷叶6片;
  做法:
  1、将薄荷叶洗净后,用1000毫升常温白开水浸泡1小时。
  2、将柠檬对切,挤出柠檬汁后,把柠檬切片。
  3、将柠檬汁、柠檬片都倒入薄荷水中,再浸泡约30分钟即可。
  4、喝时可以调入少许蜂蜜,或者冰镇后服用。

展开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中药药用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