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白术-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白术汤,白术酒,白术丸,白术饮,白术散,白术健脾粥,白......

功效与作用

【白术】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白术汤,白术酒,白术丸,白术饮,白术散,白术健脾粥,白术除湿汤,白术当归汤,白术木香散,白术山药粥,猪肚白术粥,人参白术汤。
  
  1、白术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姜、枣,水煎。(《妇人良方》乞力伽散)
  2、白术治儿童流涎:生白术捣碎,加水和食糖,放锅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三钱。(《江苏中医》(12):1,1965)
  3、白术治四日两头疟,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复发,连绵不巳者:於术一两,老姜一两。水煎,发日五更温服,重者二服。(《纲目拾遗》)
  4、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本经逢原》
  5、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长沙药解》
  6、白术治脾虚泄泻:白术一两,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术丸)
  7、白术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8、白术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近效方》术附汤)
  9、白术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干地黄半斤(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10、白术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11、服食滋补,止久泄痢:上好白术十两,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千金良方》白术膏)
  12、白术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13、脾恶湿,湿胜则气不得施化,津何由生?故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焉。用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本草会编》
  14、白术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15、白术治老小虚汗:白术五钱,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一钱。(《全幼心鉴》)
  16、白术治三日疟:九制於术一斤,广皮八两。熬膏,用饴糖四两收。(《古今良方》)
  17、白术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纲目拾遗》)
  18、白术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三丸,三五岁儿五、七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19、白术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20、白术治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夏子益治奇疾方》)
  21、白术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22、白术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术酒)
  23、白术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24、《本草》在术条下无苍、白之名。近多用白术治皮间风,止汗消痞,补胃和中,利腰脐间血,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汤液本草》
  25、白术治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二、三钱。(《简便单方》)
  26、白术治脾虚胀满:白术二两,橘皮四两。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27、白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8、白术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29、白术治忽头眩运,经久不差,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搀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饮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30、白术治盗汗:白术四两,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丹溪心法》)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食用方法

【白术】白术的食用方法
  白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白术用药禁忌:
  1、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白术。
  2、白术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3、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白术。《药品化义》
  
  白术汤1
  功效:治脾经受病,多汁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动,不能饮食,口角两边黄者可治;其状但踞而腹满,通身黄白色,口吐醎水,风中于脾也,急灸脾腧百壮,目下及手足青者不可治。
  处方:白术(二钱) 厚朴(姜制.二钱) 防风(去芦.二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橘红(一钱) 白藓皮(一钱) 五加皮(一钱)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白术汤2
  功效:主治产后霍乱吐利,不思食。
  组成:白术(锉,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白术汤3
  功效:主治脾劳虚寒,呕吐不食,腹痛泄泻,胸满喜噫,多卧少起,情思不乐,肠鸣体倦。
  异名:白术散(《医学六要》卷二)。
  组成:白术 人参 草果仁 干姜(炮) 厚朴(姜制,炒) 肉豆蔻(面裹,煨) 橘皮(去白) 木香(不见火) 麦蘖(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白术汤4
  功效:主治脾痹,心腹胀满,不欲饮食,食则气滞体重,四肢无力。
  组成:白术1两,人参1两,荜澄茄1两,诃黎勒(爆,去核)2两,丁香3分,草豆蔻(去皮)3分,黄耆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茯苓3分,麦糵(微炒)3分,沉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木香3分,枳实(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九。
  
  白术汤5
  功效:主治小儿泄泻,胃热烦渴。
  组成:人参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1两,甘草1两,黄耆1两,干葛2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水煎服。不同阴阳,并宜服之。
  来源:《玉机微义》卷六引《易简》。
  
  白术汤6
  功效:主治孕妇痢呕吐血,孕妇下痢,脉虚数者。
  组成:白术、黄芩、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2-3钱,水煎,食前服。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白术汤7
  功效:主治五脏伤湿,咳嗽痰涎,憎寒发热,上气喘急。
  组成:白术2两,五味子1两,茯苓1两,甘草1分,半夏4个(洗去滑,切作16片)。
  用法:上为散,分作16服。水1盏半,加生姜5片,半夏1片,煎7分,空腹服。
  来源:《三因》卷十二。
  
  白术酒1
  功效:主治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
  配方:白术60克。
  制法:将上药为细末,每用6克,黄酒50毫升,同煎数沸,候温顿服。
  用法:每日早、午、晚各1次。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白术酒2
  功效:主治妇人中风,口噤,言语不得。
  组成:白术3两(捣碎),黑豆3两(炒令熟)。
  用法用量:以酒4升,煎至2升,去滓,分温4服,拗开口灌之。
  来源:《圣惠》卷六十九。
  
  白术酒3
  功效:主治除万病,令白发反黑,齿落更生,面有光泽,久服长年。
  配方:白术二十五斤。
  制法:上一味,口父咀,以东流水两石五斗不津器中渍之,二十日去滓,内汁大分中,夜候流星过时,抄已姓名置盆中,如是五夜,汁当变如血,取以渍曲,如家酝法。
  用法:酒熟取清,任性服之。
  来源:《千金翼方》
  
  白术酒4
  功效:主治妊娠中风,口噤,言语不得。
  组成:白术1两半,独活1两,黑豆1合(炒令熟)。
  用法:上锉细,以酒3升,煎取1升半,去滓,分温4服,拗口灌之。得汗即愈。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
  
  白术酒5
  功效:主治产后风痉,偏身冷直,口噤,不识人,兼治中风。
  配方:白术(为细散)。
  制法:用温酒调。一方用白术四两切细,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效。
  用法:温酒调下二钱。
  来源:《普济方》
  
  白术酒6
  功效:主治中湿骨节疼痛。
  配方:白术一两,酒三盏。
  制法:上件酒煎一盏。
  用法:不拘时频服。
  来源:《医门法律》
  
  白术酒7
  功效:主治中湿,口噤不知人。
  配方:白术半两(去芦)。
  制法:以酒三盏,煎一盏。
  用法: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日三服,夜一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同上)鲍氏方云,湿喜中脾则膨胀,四肢痛,久则肿喘,挟风则眩晕,挟寒则挛拳,不可大发汗,不可灼艾泄泻,当利小便,大汗大下皆死。
  来源:(《普济方》)(中湿口噤)本病较急,使用药酒治疗者较少。这里选录一方,以健脾祛湿为主,可供临床参考。
  
  白术酒8
  功效:主治妊娠中风,口噤,语言不得。
  配方:白术一两半,独活一两,黑豆(炒)一合。
  制法:上细锉,以酒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滓。
  用法:温分四服,口噤者,拗口灌之,得汗即愈。
  说明::①《普济方》曰“一方无黑豆,一方有防风”,“亦治通身冷直”,余同上。②《医部全录》同上。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
  
  白术酒9
  功效:主治中湿,口噤不知人。
  配方:白术一两,酒三盏。
  制法:上药 咀,作一服,用酒煎至一盏。
  用法:缓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
  来源:《奇效良方》
  
  白术丸1
  功效:主治风虚,脚弱无力,肌瘦不能食。
  组成:白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半,熟干地黄(焙)3两,桂(去粗皮)1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加至30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
  
  白术丸2
  功效:主治脾虚泄泻。
  组成:白术1两,芍药半两。
  方法:上为末,粥为丸。
  用量:泄者,炒丸服。
  来源:《丹溪心法》卷五。
  
  白术饮
  功效:主治伤寒后胃虚,不思饮食。
  处方: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生姜(切)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以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前分温2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白术散
  功效:主治伤寒邪热虽退,胃中不和,干呕不已,甚则吐逆。
  组成:白术1两,芦根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枇杷叶(去毛,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来源:《济生》卷一
  
  白术健脾粥
  功效:能补气健脾,适用于时常感冒的体质,可增强免疫能力。
  材料:白术、党参、茯苓各3钱,甘草1钱,红枣3颗,胚芽米(或薏仁)适量。
  做法:在药材中加入4碗水,以慢火煎成2碗,取出药汗。在煮好的药汁中加入胚芽米或薏仁熬煮成粥。
  
  白术除湿汤
  功效:主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重,小便或多或少、黄色;又治汗后发热。
  处方: 白术1两,生地黄(炒)7钱,地骨皮7钱,泽泻7钱,知母7钱,赤茯苓5钱,人参5钱,炙甘草5钱,柴胡5钱。
  加减:如小便快利,减茯苓、泽泻1半;如有刺痛,1料药中加当归身(酒洗)7钱。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温服。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白术当归汤
  功效:主治妊娠胎萎燥,胎漏,腹痛不可忍。
  组成:白术2两,当归(切,焙)2两,芎藭2两,人参2两,阿胶(炙燥)2两,艾叶(焙干)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用5钱匕,以水1盏,酒半盏,加大枣3枚(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1服,午食前1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白术木香散
  功效:主治喘嗽肿满,欲变成水病者,不能卧,不能食,小便闭。
  处方:白术半两,木猪苓(去皮)半两,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泽泻半两,木香3钱,槟榔3钱,陈皮2两(去白),官桂2钱,滑石3两。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5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白术山药粥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塘,肢体无力,老年浮肿,妇女带下症。
  材料:怀山药、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50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2次。
  
  白术黄芪炖猪瘦肉
  功效:补气血,壮元阳。适用于气虚、血虚、阳疾不举、早泄,遗精等症。
  配方:白术、肉从蓉、当归、酸枣仁各8克,黄蔑16克,当归8克,怀牛膝12克,猪瘦肉400克,料酒8毫升,盐4克,味精2克,胡椒粉3克,姜4克,葱10克。
  做法:
  1、将白术润透,切片,用麦鼓炒黄;黄茂润透切片;肉从蓉去鳞,润透,切片;当归润透,切片;怀牛膝润透,切成4厘米长的段;酸枣仁炒香。
  2、猪瘦肉去毛桩,刮洗干净,切成3厘米见方块;姜拍松,葱切段。
  3、白术、黄蔑、肉从蓉、当归、怀牛膝、酸枣仁肉从蓉、猪瘦肉、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水适量。
  4、炖锅置武火上烧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炖煮55分钟,加人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食法:每周1-2次
  
  人参白术汤1
  功效:主治气虚呃逆。
  组成:人参 黄芩 柴胡 干葛 栀子仁 甘草(炙)各15克 白术 防风 半夏(泡七次)五味
  用法:上药嚼咀。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人参白术汤2
  功效:主治小儿霍乱吐痢。
  组成:人参6分,白术4分,茯苓4分,厚朴(炙)3分,甘草(炙)3分。
  用法:上切。以水1升半,煮取6合,分温服。
  来源:《外台》卷三十五引《古今录验》。
  
  桂苓白术丸
  功效:消痰止咳,散痞开结。健脾利水,主治痰饮咳嗽,胸腹痞满,水肿腹胀,呕吐泄泻。
  组成:拣桂 干生姜各0.3克 茯苓(去皮) 半夏各30克 白术、红皮(去白) 泽泻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0——30丸,用生姜煎汤送下,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计时候。
  来源:《宜明论方》卷九。
  
  猪肚白术粥
  功效: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虚寒型胃痛隐隐,大便溏薄、上肢不足、神疲乏力。
  材料:猪肚1个,生姜少量,白术30克,槟榔1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猪肚洗净,用开水煮5分钟,后取出,去除内壁白膜,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粳米淘洗干净;生姜洗净切片。
  2、猪肚片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放入白术、槟榔、生姜同煮约40分钟,取出猪肚,去药渣,留汁。
  3、用上汁煮粳米成粥。
  4、喝粥食猪肚,猪肚可蘸酱油、麻油、豆瓣辣酱等佐餐,每日早晚服食,3-5天为1个疗程。
  
  白术通便茶
  功效:健脾止泻,治便秘。
  材料:白术5g、生地3g、升麻3g、花茶3g。
  用法:用白术、生地、升麻的煎煮液3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展开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中药药用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