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是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柏子仁茶,柏子仁粥,柏子仁散,柏子仁汤,柏子仁炖......
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是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柏子仁茶,柏子仁粥,柏子仁散,柏子仁汤,柏子仁炖猪心,柏子仁润肠安神粥,柏子仁养心汤,当归柏仁茶,双仁炖猪心。
1、柏子仁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枚。燃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世医得效方》)
2、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纲目》
3、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仲,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病,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药品化义》
4、柏子仁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九,食前。(《本草衍义》)
5、柏子仁治脱发:当归、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二至三钱。(《全展选编·皮肤科》)
6、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本草备要》
7、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缎,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白术、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于各一两,净麸半两(慢火炒)。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钦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调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8、柏子仁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赢瘦而生潮热,及室女思虑过度,经闭成痨: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钱(一作各二两),泽兰叫、川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时米饮送下,兼服泽兰汤。(《妇人良方》柏子仁丸)
9、柏子仁,气味清香,性多润滑,虽滋阴养血之佳剂,若欲培补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长。《本草正》
10、柏子仁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仲惊悸,健忘遗泄,常服宁心定志,补肾滋阴:柏子仁(蒸晒去壳)四两,枸杞子(酒洗晒)二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净)、茯神(去皮心)各一两,玄参、熟地(酒蒸)各二两,甘草(去粗皮)五钱。先将柏子仁、熟地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研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灯心汤或圆眼汤送下。(《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柏子仁有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的功效,柏子仁主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
食用方法
【柏子仁】柏子仁的食用方法:
柏子仁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便溏者制霜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柏子仁用药禁忌:柏子仁便溏及痰多者忌服柏子仁。
1、牡蛎、桂、瓜子为使。恶菊花、羊蹄、诸石及面。《本草经集注》
2、柏子仁体性多油,肠滑作泻者勿服,膈间多痰者勿服,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作泻,法咸忌之。《本草经疏》
3、痰多,肺气上浮,大便滑泄,胃虚欲吐,四者禁用柏子仁。《得配本草》
柏子仁茶
功效:养心安神,益智,润肠。
主治:①血虚心悸,失眠,盗汗。②老人及产后肠燥便秘。
组成:柏子仁500克。
制法:上药除去残留的外壳和种皮后研碎,瓷器贮存。如治心悸、失眠证可炒香;肠燥便秘者宜生用。每日早晚各取15——20克,放保温杯中,冲入沸水盖闷15分钟,随意饮用。如治肠燥便秘,可在入睡时顿服。
禁忌:大便溏泻着忌用。
来源:《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册》
柏子仁粥
功效:柏子仁含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与粳米煮成粥,配以补中,润燥的蜂蜜,有很好的健美、益寿功效。可供血虚老人、体弱者常期食用。
材料: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蜂蜜。
制法:将柏子仁去杂洗净,稍捣烂;将米洗净,与捣烂的柏子仁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约30分钟,加入蜂蜜调味即成。
来源:《粥谱》
柏子仁散
功效:主治妇人风虚劳冷,气血不调,手脚挛急,头目旋眩,肢节烦疼痛。
组成:柏子仁3分,羌活半两,当归3分(锉碎,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赤箭3分,桂心半两,芎?3分,白附子半两(炮裂),牛膝3分(去苗),桑寄生3分,藿香3分,仙灵脾3分,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研入麝香令匀。
用法: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来源:《圣惠》卷七十。
柏子仁汤1
功效:主治妇人忧思过度,劳伤心经,崩中下血。
组成:当归(去芦,酒炒)、芎藭茯神(去木)、小草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子)、鹿茸(燎去毛,酒蒸,焙)、柏子仁(炒)各30克、香附子(炒去毛)60克、川续断(酒浸)30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柏子仁汤2
功效:宁心安神,滋阴敛汗,治心肺阴虚,营虚不守,卫气不固。
组成:柏子仁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五味子10克,牡蛎2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15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来源:周明道方。
柏子仁炖猪心
功效:有养心、安神、补血、润肠的功能。用以治疗心悸、失眠等疾病。还能治疗阴虚血少、老人体弱和产后血虚等引起的肠燥便秘等症。
材料:柏子仁10克、猪心25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姜、肉汤、猪油。
制法:
1、将猪心洗净,放在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洗净。将柏子仁去杂洗净放入猪心内。
2、烧热锅加入猪油,煸香葱姜,烹入料酒,注入肉汤,倒入炖盅内,放入猪心,上笼蒸至猪心熟烂,拣去葱、姜即成。
柏子仁润肠安神粥
功效:柏子仁味甘、性平,含有脂肪油,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之宁心安神作用,尤其是血虚不眠配合熟地黄更相得益彰。老人或产後虚弱体质者,为增加其补性,可酌加肉苁蓉。本药膳具有通便安神,下痢者禁止使用。
材料:熟地黄1两、里脊肉2两、柏子仁5钱、酸枣仁2钱、香菇5朵、蓬莱米半杯。
制法:
1、熟地黄切细,加温水一杯浸泡软後,放入果汁机打碎均匀待用。
2、柏子仁及酸枣仁洗净,用毛巾吸乾,用粉碎机打成粉。
3、香菇洗净加少量水润软後,切丝,里脊肉切丝,加少量酱油、太白粉、香麻油拌均待用。
4、米洗净加入地黄均匀液加水6杯,煮成粥後加入香菇、肉丝搅拌加热,至肉熟为度,再加入柏子仁、酸枣仁粉末拌匀,即为一道爽口的润肠安神粥。
5、此道药膳对於易动悸、便秘、老年人亦可将熟地黄改用肉苁蓉5钱、熟地黄5钱。
柏子仁养心汤1
功效:主治体质素弱,或兼病后思虑过多而不寐者。
组成:当归身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茯神1钱,人参1钱半,麦门冬1钱半,五味子15粒,柏子仁8分,酸枣仁8分,甘草(炙)4分。
用法:水1盏半,加灯心、莲子,煎8分,食远服。
附注:《证治宝鉴》无柏子仁。
来源:《医统》卷七十。
柏子仁养心汤2
功效:主治产后心血不定,心神不安。
组成:炙黄耆1钱,茯神8分,川芎8分,当归2钱,麦冬1钱8分,远志8分,柏子仁1钱,人参1钱半,炙草4分,五味10粒(1方有元肉6枚)。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附注:《胎产指南》有枣仁。
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当归柏仁茶
功效:养血润燥,治老年便秘;血虚之闭经。
材料:当归5g、柏子仁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双仁炖猪心
功效:养心安神,益智补脑。适用于心血虚所致的心译怔忡、失眠以及阴血亏虚引起的便秘、智力低下等症。正常人亦可长期食用,能发挥益脑功效。
配方:柏子仁、核桃仁各20克,猪心1个,葱、姜、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
1、将柏子仁、核桃仁洗净;猪心洗去血水,将柏子仁、核桃仁放人猪心内。
2、将猪心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放人料酒、盐、.葱、姜,隔水炖约1小时,取出猪心,除去柏子仁,将猪心切成薄片,放人碗中,浇上原汤即可食用。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单独食用。
宜忌:各种体质人士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