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白鲜皮-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鲜皮】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白鲜皮七味汤,白鲜皮祛风止痒汤,白鲜皮消风散,白鲜皮......

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白鲜皮七味汤,白鲜皮祛风止痒汤,白鲜皮消风散,白鲜皮搜风解毒汤,白鲜皮钩藤散。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风湿热痹。
  1、白鲜皮治鹅掌风:用白鲜皮入口嚼烂 手搓之.(《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2、白鲜皮又有主妇人产后余痛二语,则有血虚血瘀之辨,且皆不宜于苦寒之品,虽容有血热一症,然白鲜亦非主要之药,仲醇已有血虚而热,非其所宜之说。《别录》
  3、白鲜皮阳明胃土,喜燥恶湿,一有邪入,则阳被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以致关节不通,九窍不利,见为风疮疥癣,毛脱疸黄,湿痹便结,溺闭阴肿,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以为开关通窍,俾水行热除,风息而症自克平。奈世不察,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其亦未达主治之意耳。然此止可施于脾胃坚实之人,若使素属虚寒,切勿妄用。《本草求真》
  4、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纲目》
  5、白鲜皮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别录》
  6、白鲜皮入肺经,故能去风,入小肠经,故能去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本草原始》
  7、白鲜皮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8、白鲜皮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9、白鲜皮苦能泄热,寒能除热,故主头风有火证。性寒而燥,能除湿热,故主五疸。咳逆者,实火上冲也,得寒而散,则咳逆止矣。淋沥及女子阴中肿痛,亦皆下部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脾主四肢,恶湿而喜燥,今为湿邪所干,故四肢不安也。时行腹中大热,因而饮水、大呼、欲走者,邪热盛也。小儿惊痫,亦热则生风之候也。散湿除热,蔑不济矣。妇人产后余痛,应是血虚而热,非所宜也。《本草经疏》
  10、白鲜皮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药性论》
  11、白鲜皮治急性肝炎:白鲜皮9g、 茵陈15g、 栀子9g 、大黄9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12、白鲜皮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13、白鲜皮疗肺嗽。《兵部手集方》
  14、白鲜皮疗四肢不安者,即痹着之病也;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者,则天行热病狂易之类也,小儿惊痫,亦风热病耳。《别录》
  15、白鲜皮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本经》
  10、白鲜皮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并一切风痹筋骨弱乏,通小肠水气,天行时疾,头痛眼疼。根皮良,花功用同上。《日华子本草》
  16、白鲜皮乃苦寒胜湿之药,又能通行经隧脉络。《本草正义》
  17、白鲜皮主头风者,风湿热之在上者也;黄疸咳逆,湿热之在中者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湿热之痹于关节、着于肌肉者也。白鲜气味甚烈,故能彻上彻下,通利关节,胜湿除热,无微不至也。《本经》
  18、白鲜皮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食用方法

【白鲜皮】白鲜皮的食用方法
  白鲜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白鲜皮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证忌服白鲜皮。
  
  白鲜皮七味汤
  功效:主治黄疸初得,稍觉心中烦热,外状与平常无别,但举体正黄,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柏汁,食消多于平常,稍觉瘦悴乏力者。
  组成:白鲜皮3两,干葛5两,黄芩3两,郁金3两,豉5两,栀子10枚,芒消6两。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芒消,分3次温服。相去如人行20里久,更服此汤,当得利,利后将息1-2日,则合后黄连丸服之。
  来源:《外台》卷四引《许仁则方》。
  
  白鲜皮祛风止痒汤
  功效:蝉衣、徐长卿法风止痒;生地、当归凉血养血、润燥;红枣健脾胃和营血。全方功能祛风止痒,养血润燥。
  主治:老年皮肤瘙痒症,自觉皮肤瘙痒,入夜尤甚,而又无原发损害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属血虚风燥者。
  组成: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蝉衣5克,甘草5克。
  制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日2——3次分服。
  随证加减: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加生首乌15——30g。
  按语:本方中白鲜皮清热解毒,除湿祛风止痒;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蛇床子燥湿止痒;荆芥、防风、蝉衣疏风散邪止痒;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止痒;乌梅,五味子有柔肝敛肝之效,肝为风木之脏,肝气条达则见邪得制,其痒也止。诸药合用,祛风止痒为主,兼能清热化湿。其审证要点为:除明显的气血两虚(风团反复发作,劳后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脉濡细)和冲任不调(风团发作同月经有周期性规律,常伴痛经和月经不调)所致的瘾疹外,只要辨证为风热、血热或湿热证型的皮肤瘙痒等疾患,均可投用本方。临证也可灵活加减:偏热去蛇床子,加丹皮、赤芍、苦参各10克;便秘者加生军5-10克;偏寒者加桂枝10克,麻黄5克;偏湿者加土茯苓30克。治疗期间,忌食鱼、虾等海味及辛辣刺激食物。
  提示: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切忌搔抓、摩擦、热水、肥皂擦洗或乱搽成药等。
  
  白鲜皮消风散
  功效:调荣滋血消风,主治赤白游风,滞于血分发赤色者。
  组成:生地3钱,当归2钱,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赤芍1钱,川芎1钱,白鲜皮1钱,蝉蜕1钱,薄荷1钱,独活7分,柴胡7分。
  用法:加红枣肉2枚,水2钟,煎8分,去滓服。
  来源:《金鉴》卷七十三。
  
  白鲜皮钩藤散
  功效:主治小儿忽得惊痫,壮热口燥。
  组成:钩藤3分,白茯苓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白鲜皮3分,龙齿1两,玄参1两,石膏1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令匀,重煎1-2沸,分温2服。
  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白鲜皮搜风解毒汤
  功效:主治杨梅结毒,初起结肿,筋骨疼痛。
  组成:土茯苓1两,白鲜皮5分,金银花5分,薏苡仁5分,防风5分,木通5分,木瓜5分,皂角子4分。
  用法:上用水2大碗煎饮。1日3次服。
  来源:《本草纲目》卷十八。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