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收敛固脱,补益肝肾,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虚汗不止,妇女崩漏,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山茱萸粥,山茱萸羊肉粥,山茱萸茶,山茱萸......
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收敛固脱,补益肝肾,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虚汗不止,妇女崩漏,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山茱萸粥,山茱萸羊肉粥,山茱萸茶,山茱萸烩猪舌。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实,山茱萸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山茱萸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跹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
1、山茱萸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山茱萸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日华子本草》
3、山茱萸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4、山茱萸止小便利,以其味酸,观八味丸用为主药,其性味可知矣。《本经》
5、山茱萸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6、山茱萸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药性论》
7、山茱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8、山茱萸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方龙潭家秘》)
9、山茱萸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10、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剥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本说。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渑水燕谈录》
11、山茱萸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邪?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利,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医学入门》
食用方法
【山茱萸】山茱萸的食用方法:
山茱萸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山茱萸用药禁忌: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山茱萸。
山茱萸粥
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虚汗不止,肾虚带下。
材料: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2两,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砂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山茱萸羊肉粥
功效: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以及平素体质羸弱,劳倦内伤,恶寒怕冷,四肢欠温,脾胃虚寒及老人阳虚便秘。
材料:粳米60克,羊肉(瘦)60克、山茱萸15克、盐1克,大葱5克,姜5克
做法:
1、将山茱萸、羊肉分别洗净后切细。
2、用沙锅煎山茱萸,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沸后,加入细盐、葱白段、姜片,煮为稀粥。
用法: 萸肉羊肉粥属温热性药粥,适于冬季服食,以5-7天为1疗程。大便溏薄、性机能亢进者以及夏季不宜服用。
山茱萸烩猪舌
功效:补肝肾,涩精缩尿;适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眼花,耳鸣,阳痪遗精等症。
配方:山茱萸10克,猪舌400克,青笋100克,胡萝卜50克,盐洲却椒粉各2克,味精3克,料酒4毫升,姜5克,葱10克,上汤适量。
制作:
1、将山茱萸洗净,捞出;猪舌洗净切片;青笋、胡萝卜去皮切片;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
2、将锅内加人适量的水,置中火上,下人姜、葱和料酒,烧沸,放人山茱英和猪舌,煮熟,捞出;青笋和胡萝卜余熟。
3、锅内另加上汤,烧沸,下人盐、味精和胡桃粉调匀,加入山茱英、猪舌、青笋和胡萝卜,烩至熟透,起锅装盘、装饰即可。
食法:每周1-2次。
山茱萸茶
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抗菌。
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材料:山茱萸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禁忌: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