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旋复花-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旋复花】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是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咳喘,大腹水肿,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香附旋复花汤,旋复花代赭石汤,旋复花五子丸,旋复花葱白汤。......

功效与作用

【旋复花】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是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咳喘,大腹水肿,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香附旋复花汤,旋复花代赭石汤,旋复花五子丸,旋复花葱白汤。

  
  旋复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线叶旋覆花或大花旋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旋复花有消痰,下气,软坚,行水的功效,旋复花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 心下痞鞕,噫气不除, 大腹水肿。
  1、旋复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疏通脉络为专主。《本草正义》
  2、旋复花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别录》
  3、旋复花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 旋复代赭汤)
  4、旋复花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滇南本草》
  5、旋复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纲目》
  6、旋复花治乳岩、乳痈:旋复花二钱,蒲公英一钱,甘草节八分, 白芷一钱,青皮一钱。水酒为引,水煎服。(《 滇南本草》)
  7、旋复花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 皂荚(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锉、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 旋复花丸)
  8、旋复花治单腹胀:旋复、鲤鱼。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滇南本草》)
  9、旋复花治月食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濒湖集简方》)
  10、旋复花治伤寒中脘有 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 前胡三两,荆芥四两, 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 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 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 金沸草散)
  11、旋复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鞕。性利以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本草汇言》
  12、旋复花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金匮要略》 旋复花汤)
  13、旋复花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蔑:旋复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 本草汇言》)
  14、旋复花,消痰导饮、散结利气之味。其云除惊悸者,以去心下水饮,心神自定也。又治目中翳蔑头风,毕竟痰饮结滞而生风热,此能散之,头目自清也。《本草发明》
  15、旋复花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 川芎、细辛、赤茯苓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 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16、旋复花逐水,消痰,止呕噎。《医学入门》
  17、旋复花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白酒服。(《本草汇言》)
  18、旋复花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本经》
  19、旋复花主肋胁气,下寒热 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药性论》
  20、旋复花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汤液本草》
  21、旋复花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南京民间药草》
  22、旋复花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滇南本草》)
  23、旋复花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日华子本草》
  24、旋复花,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本草衍义》
  25、旋复花,其味首系之以咸,润下作咸,咸能软坚;《别录》加甘,甘能缓中;微温,温能通行,故主结气,胁下满;心脾伏饮则病惊悸,饮消则复常矣。除水,去五脏间寒热,及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肌,目中眵蔑,利大肠者,皆软坚、冷利、润下、消痰饮除水之功也。其曰补中下气者,以甘能缓中,咸能润下故也。通血脉、益色泽者,盖指饮消则脾健,健则能运行,脾裹血又统血故也。《本草经疏》
  26、旋复花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粳者:旋复花、半夏、茯苓、 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
  27、旋复花,开结气,降痰涎,通水道,消肿满,凡气壅湿热者宜之。但其性在走散,故凡见大肠不实及气虚阳衰之人,皆所忌用。《本草正》

食用方法

【旋复花】旋复花的食用方法
  旋复花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包煎或滤去毛),7.5——1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旋复花用药禁忌:
  1、病人涉虚者不宜多服,利大肠,戒之。《本草衍义补遗》
  2、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 本经逢原》
  
  香附旋复花汤
  功效: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
  组成:生香附9克 旋复花(绢包)9克 苏子霜9克 广皮6克 半夏15克 茯苓块9克 薏仁15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来源:《温病条辨》卷王。
  
  旋复花代赭石汤
  材料: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做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
  
  旋复花五子丸
  功效:主治眼见黑花飞蝇,或生翳障,五脏风热上攻,肝虚头痛。
  组成:密蒙花、旋复花、甘菊花、决明子、枸杞子、菟丝子(酒制)、鼠粘子、地肤子、石决明(煅)、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麦门冬汤送下。
  来源:《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医林集要》。
  
  旋复花葱白汤
  功效:主治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
  组成:葱白(长9——12厘米者)2茎 半夏12克 生姜2.4克 甘草 当归 黄耆各9克 麦门冬12克 阿胶12克 人参4.5克 黄芩3克 旋复花3克
  用法:上十一味,哎咀。用水1.6升,煮至800毫升,纳清酒600毫升,并将阿胶加入,煎取8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三夜一。温卧,当汗出。若不出者,加麻黄6克煮,服如前法;若秋后,勿强责汗。一方以黄雌鸡1只,割咽取血,纳酒中煮鸡,取汁以煎药。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海藻、菘菜。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展开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中药药用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