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会计电算化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的朋友相信对:会计电算化怎么产生的、会计电算化是如何产生的、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会计电算化怎么回事、会计电算化属于什么类、会计电算化什么时候产生的、会计电算化怎么计算、会计电算化怎么进行、会计电算化一词是怎么被提出来的、会计电算化怎么来的?这些问题也很有疑惑,我们先来解答会计电算化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特殊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资源和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考核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一切活动都体现在一定的数据和信息作用上,这些数据和信息构成了有序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过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计数据处理一直由以算盘为代表的手工工具辅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是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大,业务处理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会计方法日益丰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经营的发展,社会各界为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不仅在需求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在时间和质量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客观上导致会计手工处理形式需要改革。
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可以部分替代人脑工作的现代数据处理设备得到了迅速发展。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实现了20世纪划时代的变革。此后,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医学、教育、经济等领域。计算机具有自动、高速大规模计算和数据处理的特点,使其成为需要大规模数据处理的经济管理的必然选择。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用计算机计算员工工资,开创了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的新时代,导致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
4.6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性能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不断增强,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以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充分意识到计算机化数据处理的优越性。与此同时,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呈现,专业会计软件不断翻新,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和成熟,会计电算化体系逐步形成。
5.在我国,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起步较晚。1979年,汽车一厂大型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里程碑。19 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厂联合举办了电子计算机在财务、会计和成本中的应用研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引入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以上都是关于电算化会计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