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发展是什么

推荐答案1.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最早由证监会于1999年提出,当时定义为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以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003010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与经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收入和支出;且虽与企业经营有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所有收入和支出。2.新概念放大了......

想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发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朋友相信对: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哪些、非经常性损益通俗理解是什么意思、非经常性损益比较大说明什么、非经常性损益概念意义及特点、非经常性损益是对什么的分析、非经常性损益有什么表、非经常性损益指的是什么、最新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非经常性损益比率怎么分析、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也很有疑惑,我们先来解答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发展是什么这个问题。

1.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最早由证监会于1999年提出,当时定义为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以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003010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与经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收入和支出;且虽与企业经营有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所有收入和支出。

2.新概念放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外延:即使不是公司“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入和支出,只要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公允反映”,就可以列为非经常性损益。相应地,新准则中增加了许多新的项目,如短期投资损益、资产置换损益等。相信通过新准则的具体实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但《问答第1号》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来界定是否“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公允反映”。对于应该算作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很难列出一个详尽的清单,所以只能根据会计准则进行实质性的判断。在中国证监会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作为发行新股、再融资、摘掉ST公司帽子的考核标准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成为制约相关会计监管的瓶颈。

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发展就是这样。

非经常性损益是什么?

超常ite是与持续损益相对应的概念。扣除非常损益后的利润指标不仅为上市公司所重视,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判断指标。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利润构成时,往往会考虑盈利的可持续性。只有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的可持续性,才能真正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指标最早由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6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提出,并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以外的一次性或偶然的损益,如资产处置损益、暂时取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等。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北京道科特律师事务所。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