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
山沟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600-800m
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栽培。
3、生于山谷密林中。
性味:味辛
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
脘痞不饥
脾胃虚寒
呕吐泄泻
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6克
入煎剂宜后下。
一、春砂仁焖排骨:温暖脾胃
补气养血。
春砂仁是驰名中外
名贵中药材
据宋代
《开源通宝》和明代
《本草纲目》记载
春砂仁有性味辛温、健胃、行气调中、消食安胎
作用。用其制成
菜式
享誉四方。
春砂仁焖排骨
制作材料:
主料:猪排骨500克;辅料:春砂仁(干)15克;调料:大蒜(白皮)10克,盐6克,白砂糖3克,酱油15克,香油5克,淀粉(玉米)10克,花生油25克,料酒15克
春砂仁焖排骨
做法:
1. 将排骨斩成小块
用腌料(盐、糖、酱油、麻油、生粉、生油、酒)腌2个小时至入味;2. 烧红油锅
爆香蒜头
放排骨一起爆炒;3. 等排骨炒到5分熟
加入春砂仁(干)15克
继续爆炒;4. 最后炒好排骨加适量水放入传统砂锅来焖煮15-20分钟
直至排骨
酥软
即可上碟。
二、春砂仁鲫鱼汤
原料:春砂仁末5克
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
活鲫鱼500克(毛重)
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制作:将活鲫鱼宰杀后
去鳞及内脏洗净
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
煽葱及姜加清汤 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
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
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
待鱼肉熟即可。
功效:本品主要营养成分含蛋白质4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12克热1628千焦耳(389千卡)。 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湿;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湿滋养脏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但不宜与芥莱同食鲫鱼不能与麦门冬同煮。
特点:本汤味极鲜美芳香诱人。
三、春砂仁蒸鲫鱼
原料:鲜鲫鱼一条春砂仁末3克油盐豆粉。制法:先将鲜鲫鱼去鳞和肠洗净用油盐同砂仁末一起放入鱼腹内再用豆粉封住刀口放在碟上用碗盖紧;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止呕之功效。
四、春砂仁蒸鸡: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润肾安胎。
五、砂仁蒸猪腰:
砂仁蒸猪腰有益气和中、和肾醒脾
功效是民间传统
保健食品用以治疗小儿脾虚久泻引起
脱肛。[做法]每次用砂仁3克研末猪肾一个洗净切片以砂仁拌匀加油、盐少许调味上笼蒸熟食用。[特色]清香可口。砂仁性味辛、温、入脾、胃经。猪腰性味咸、平、入肾经。
六、春砂仁猪扇骨汤
进食后顿有益气暖胃
感觉。它具有温胃散寒调中益气
功效常服用对健胃、补中、理气十分有效同时也能辅助治疗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材料〕春砂仁6克、猪扇骨750克、生姜2~3片。
〔烹制〕用清水把猪扇骨洗净并用刀背敲打至稍裂开;春砂仁敲开见籽。把猪扇骨和生姜片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约10碗水)先用武火煲沸腾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春砂仁稍沸腾片刻即可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3人用。
八、春砂仁粥
原料:春砂仁末2~3克 大米50~75克。
制作: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宜忌春砂仁放入粥内后不可久煮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掉。
春砂仁:善安胎
阳春砂仁又名春砂仁、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海南砂
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广东省阳春地区和海南省故又名为阳春砂奉为地道药材以个大饱满、气味浓厚
质量最佳。
该药材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行气、理气解郁、温脾消长、安胎止呕等功效用来治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